导语: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顺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73亿元,增长12.2%,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预计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顺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73亿元,增长12.2%,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预计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增长13%。
回顾过去一年,安顺市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军民融合、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招商引资、生态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重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提升、走势向好”的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方面,安顺市先后组织6次集中开工,开工项目284个,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544个,完成投资1005亿元;组织7次PPP项目集中开工,实施项目29个,总投资404.7亿元;247个项目获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3.61亿元,增长34.9%。完成国省道干线改造139公里,建成通组公路1184公里。黄家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度加快,新场河、老营水库主体完工,猫洞河、纳井田水库下闸蓄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1万人。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839公里。实现全市自然村光网全覆盖,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
工业发展方面,安顺市先后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石博会和爱飞客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安顺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安顺市获批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贵飞工业联合体初步构建,组建安捷航宇公司,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加快建设,自主研制生产的山鹰首架外贸飞机总装下线。共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32亿元,白酒、制药、食品等特色轻工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安公司成为贵州首家通过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评定的企业。一批智能终端企业落户安顺。中国(安顺)石材城建成投用。
服务业发展方面,安顺市累计接待游客7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0亿元,分别增长35%、38%。共实施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45个,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增长20%。黄铺新区建设加快推进,亿丰国际物流园和普定大兴东产业园成功通过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0亿元,增长15%。
2017年,安顺市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67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4%。整合涉农资金规模达14.31亿元,向118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特惠贷”6.03亿元。97个产业扶贫子基金项目通过评审,获批基金55.4亿元,排名全省第一。2016年的63个安置点全面建成,搬迁入住7239户29792人。提前建成2017年安置点6个,搬迁入住220户888人。资助14648名高中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除8371名困难家庭高中学生学费。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534户。
城乡建设方面,深入实施“一分三向”安顺模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顺利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期评估。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城乡空间管控体系基本划定。中心城区加快建设,一批“断头路”相继打通,历史文化街区、娄湖片区改造全面启动。安顺高铁新城、虹山湖新区、平坝高铁新区初具规模,普定新城、镇宁环翠新区、关岭顶云新区、紫云新城建设扎实推进。旧州、乐平等一批特色示范小城镇蓬勃发展,建成20余个美丽乡村。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获批全国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外开放力度,新引进省外3000万元以上项目517个,到位资金1164.27亿元,增长29.6%。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6项,新设市场主体3万余户,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65.5%以上。开通安顺至青岛等地航线,通航城市增至13个。安顺公用型保税仓投入使用。实际利用外资2.0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
生态环境方面,全面完成“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72.7万亩,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2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4%,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92.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8%。近期,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通报了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结果,安顺市获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42万人。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566元/月,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570元/年,较上年提高10%、15.5%。实施棚户区改造4.5万户,建成保障房4.8万套。平坝、普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启动多形式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稿件来源: 安顺日报 作者: 刘仲强